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

凱達格蘭族 艋舺

凱達格蘭族

   距今約1500年前左右,在十三行文化期,台北盆地海退,露陸出水。

原住民凱達格蘭(Katangalan)族原居台灣東北角的雙溪口一帶海岸,後由於人口增加,謀生困難,乃分族到基隆,再分二路南移,一沿北部海岸到淡水,再由淡水折入台北盆地;另一支則循基隆河逕入台北盆地。該族先後在盆地建番社,在今台北盆地內有十九社 。當時番族除經營原始農耕,種植麻薯外,概以捕魚、射鹿為生
2-1台北盆地平埔族聚落分佈圖
文字方塊: j鄭政誠(1996)《三重埔的社會變遷》,台北:台灣學生,頁17。

k伊能嘉矩(明治36年)《台灣蕃政志》,頁57。

l張耀錡(1951)《平埔族對照表》,頁40-43。

m廖春生(1988)《台北之都市轉化—以清代三市街(艋舺、大稻埕、城內)為例》,台大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,頁24。

資料來源:


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 艋舺 

      艋舺是萬華的舊稱,也是清代大加臘堡最熱鬧的街肆,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「紗帽廚社」聚落的住地,他們以簡易的農耕和漁獵維生,划著獨木舟往來各地。艋舺係由番語獨木舟「蟒甲Mankah」語音轉化而來。漢人移民來此後,看到獨木舟成群蝟集,於是便以同音的「艋舺」來稱呼該地 。

2-2艋舺地理位置圖
資料來源:遠流(1994)《台北歷史散步》頁11。



荷據與明鄭時期的艋舺地區
 1624年(明熹 宗天啟二年),荷蘭人佔據台南,不久貿易極其繁榮,引起西班牙人在1628年(天啟六年)到達北海岸的雞籠,又於1629年(思宗崇禎二年)佔取淡水,1932年,溯淡水河入台北平原,沿基隆河闢直達基隆的陸路交通,但對台北盆地幾未墾拓。

    1642年,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,台灣全島歸入荷人統治。當時的台北盆地仍是遍地沼澤,荊榛滿目,只有凱達格蘭(Katangalan)的平埔族零星散布,絕少漢人蹤跡。 

1662年(康熙元年),鄭成功收復台灣。在1681年(永曆二十三年,康熙八年)有漳泉二邑人在淇里岸興建慈生宮。1681年(康熙二十年),鄭長由鹿港到淡水港,溯淡水河入芝蘭二堡開屯招佃。


    1683年(康熙二十二年),鄭克塽降清,台灣正式納入清版圖,但是在1697年的台北盆地,當時尚是河水氾濫,一片汪洋;各地叢林翁鬱,散見大小番社。直到十七世紀末,台北盆地還是番社散居,漢人極少墾殖的蠻荒地區14


清初墾殖開展的艋舺地區
艋舺墾殖的端緒

    1694年(康熙三十三年),陰曆四月的一場大地震,使得原本的台北平原,在海水與河水的侵襲下,頓時成為台北大湖,淡水河西岸的今三重偌大地區消失於地平面上。爾後,隨著湖底陸地上升與淡水河淤塞沖積,這片土地才漸次露出15

4-1康熙地震陷落期的台北大湖
資料來源:石再添等著(1981)《台北市發展史自然景觀》,
台北: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印,頁232-233。

    清 廷之所以征服台灣,純粹是出於政治的考量,用以消除「反清復明」的鄭氏勢力。因此鄭氏王朝在1683年降清後,清廷並未積極經營台灣。然而當時大陸東南沿 海各省人口成長快速,人口壓力嚴重,米糧呈現不足,這股大陸內部的生存壓力和台北盆地的土地富饒、山林未啟的外部吸引,遂形成開發台北盆地的動力。 
1710-1710年代,台灣地區天災頻仍,造成米價高漲,以及東南沿海各省人口過剩問題,雙重壓力之下, 遂始清廷改而鼓勵採「墾首制」的開發方式,鼓勵墾殖荒地。從清廷政策的轉變,足見思考點已不是早期的消除政治異己,而是將台灣納入大陸經濟體系的農業生產 部門之下,以及人口壓力舒緩的緩衝器。 



1709年11月 (康熙四十八年),戴岐伯、陳逢春、陳憲伯、賴永和及陳天章五個墾戶共同申請開發荒地,分別立了陳賴章、陳國起和戴天樞三個名號,通力合作招佃拓墾。(尹 章義,1989:147)
墾首制的開發方式乃因考慮到原住民,墾首一般需熟識原住民之風俗民情、或有能力結交官府、或握有武力而得以保護墾殖區安全的。而 其所得墾區,大致與墾首的出身背景吻合,陳賴章取得的是原住民聚落眾多附近。


 以下是趙令平先生指正: 

2012(26)2012.6.7 1950年代篇章中
崔詠雪演講內容
洪以南光緒21 (1895)年生有誤
 
2012.4.29凱達格蘭族艋舺
荷據與明鄭的艋舺
1629占領淡水 1932入平原有誤
應該是1632
 
2012.4.20黃炎生
洋子文子貞子真子有誤
應該是六個女兒一個兒子
 
宋進英  1908年(民前3年)有誤
應該是民前4年
 
李朝章有一男有誤
應該有3男1女
 
1933九州帝大畢業?  是否有誤?
才18歲而已就...
 
三夫人的女兒沒有姓洪  有誤
其中大女兒是姓洪的

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